学工动态

学工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工动态 -> 正文

《学习时报》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华荣教授文章《加强新医科建设 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》

作者: 来源: 阅读次数: 日期:2023-03-25

《学习时报》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华荣教授文章《加强新医科建设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》

3月24日《学习时报》文化教育版大学校长论坛专栏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华荣教授文章《加强新医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》


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。面对新冠疫情提出的新挑战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、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,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、培养质量亟待提高、社会服务功能亟需强化、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。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0〕34 号),对新医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。笔者认为,医科院校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更新教育观念,创新办学理念,精准办学定位,明确“出发点”,夯实“落脚点”,找准“发力点”,服务人民健康,服务区域发展,服务国家战略,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明确“出发点”,响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,服务人民健康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。”“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。”因此,培养什么样的医生,为谁培养医生,是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。我们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为人民群众培养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够得着”的医学人才。

当今世界的新冠疫情、人口规模、环境压力、老龄化,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等因素对卫生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,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必须向以服务生命全周期、健康全过程、人群全覆盖、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转变。在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智能机器人等大规模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,医学正向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,医学教育需要更新价值理念,以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目标培养新医科人才。

民者,国之根、国之大,民之所盼,学之所向。新医科人才具有四个特征:一是仁心仁术。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学生培养提出了“仁心仁术”的总体要求,这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。“仁心仁术”彰显的是“人民至上”的根本立场。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红色文化、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,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、心中有爱的仁术、知识扎实的学术、本领过硬的技术、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,厚植医学生报效祖国、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,培养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。

二是沾泥带土。目前,偏远农村和基层社区,医疗条件较差,高水平医生匮乏。因此,要加快培养“小病善治、大病善识、重病善转、慢病善管”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,要培养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、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、老百姓随时“够得着”的医生。

三是贴心贴肺。要培养医学生,对病人身心的关怀、生命的尊重、尊严的维护,真心诚意促进人民健康,千方百计为患者医治疾病,成为菩萨心肠、温暖人心的好医生。

四是经世致用。要培养经世致用的“大医生”——不仅要关注疾病诊断治疗,也要关注疾病预防、疾病康复,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,还要掌握流行病调查、病毒检测、疫情趋势研判等基本能力,为“健康中国”贡献学术力量。

总之,我们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响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,培养国家需要的、人民喜欢的、有温度的好医生。

02

夯实“落脚点”,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,服务区域发展

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”要立足于深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改革,形成新的人才培养动力体系。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,新医科建设应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。

一是新理念和新内涵。给传统的医学教育注入大健康理 念、新科技内涵,将医学发展理念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、诊疗和康养,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,服务生命全周期、健康全过程。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,体现“大健康”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,对现有专业建设提出理念内容、方法技术、标准评价的新要求;要坚持以需定招,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,从根本上保障培养质量;要修订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,加强麻醉、感染、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,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,要重视研究生基础科研训练,让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探知疾病机理,更好地服务临床;要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中,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查;要加快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,加快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考试评价改革;要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,着力提高教学水平,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,完善管理制度,激发组织活力;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。

二是新领域和新专业。打破学科壁垒,通过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,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,培育新学科和新专业。要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,推进“医学+X”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;设置交叉学科,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,促进医工、医理、医文、中西医学科交叉融合;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交叉性医学科学家,以及甘为人梯又富有临床经验的好老师;要强化对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传染病防控知识等教育;要改革护理专业人才培养,构建理论、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,加快建设高水平 4“双师型”护理教师队伍,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。

三是新模式和新途径。如果仅强调学科交叉融合,那么新医科仍然将停留在以学科交叉研究为形式、以创新研究成果为结果的层次,而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高科技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。要开展现代书院制、导师制、小班化教学,创新育人模式,加强校际、校地、国际合作,开拓育人途径,建立适应未来卫生健康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;要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,强化预防医 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;要建立校本医学生临床实践保障政策机制,强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,制定完善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标准,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临床教学基地绩 效考核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职称晋升评价的重要内容。

总之,我们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反映科技进步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系统发力,补齐实践短板,深化评价改革,培养本领高强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。

03

找准“发力点”,精准办学定位,服务国家发展战略

传统意义上的地方高校,大多数以教学为主,习惯于关 起门来、在四堵墙里办学,常常找不到、找不准“用武之地”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长治医学院在办学实践中,发挥历史主动5精神,立足于“应用型定位”,坚持社会需求导向,突出“社会服务”功能,走出了一条“全面融入区域社会”的新路, 实现了与区域社会的良性互动。

一是主动送医下乡。派出了由108名队员组成的5支“第一村医”工作队,覆盖长治市5个县区24 个乡镇77个行政村,开展入户医疗帮扶、多学科联合巡诊、健康宣教、乡村医生培训等活动,服务辐射人口达20余万人,纾解了偏远乡村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,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二是强化校地合作。我们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、下沉,全面托管长治市所辖上党区、武乡县、长子县、壶关县、沁县人民医院,派出驻县(区)专家100余名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。三是推进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。省级科研项目“上消化道(食管) 癌综合防治项目”落地平顺县,早癌筛查挽救了40多个家庭。由我校领衔,政府、企业多主体参与的“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”入选山西省“十四五”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项目。四是全力以赴抗击新冠疫情。组建紧急医疗队、抽调240余名医生和护士,先后驰援湖北、吉林、上海、海南等地,贡献智慧、体现担当。

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是坚持共享发展,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项国家战略,也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”。长治医学院现在开办21个本科专业,全部为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,具有天然的服务国家战略的学科专业优势。经过近几年的专业优化调整,已经形成由护理学、康复治疗学、应用心理学、运动康复、音乐治疗等五个专业组成的康复专业群,在校学生3200人,成为山西省重要的康养人才基地。我们与长治市潞城区政府共建康复医院和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,模式新颖、后劲充足,正在成为山西省医养、康养领域的标杆机构。目前,我们正积极推动1所附属二级综合医院,转型为老年病为主的医养结合专科医院,到2023年可提供1500张床位,极大缓解区域新型养老机构床位供给不足的矛盾。

总之,我们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主动回应国家关切,以“大国计、大民生、大学科、大专业”的新定位,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,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。

一所大学是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?根本的判断标准在于——让人民满意、让党放心、让政府可以依靠。质言之,新医科建设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担当历史使命。服务人民健康,服务区域发展,服务国家战略,既是医科院校助力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也是医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